当前位置:首页 > 优秀作文 > 体裁作文

天堂的孩子观后感

时间:2024-08-16 22:00:38
天堂的孩子观后感

天堂的孩子观后感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天堂的孩子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天堂的孩子观后感1

风呼啸着,削过阿里的耳边;树影急速后退,宛如鬼魅般掠过小男孩奔跑的道路——他气喘吁吁,向着第三名奔去……他向心中一个小小的愿望而努力。奔跑,这是《小鞋子》(《天堂的孩子》)中的一个片段,也是影片展示真情的升华。

《小鞋子》,马吉迪的作品,创下美国放映伊朗电影的票房记录——100万美元,共获11项大奖。影片讲述小阿里取回妹妹的鞋子时,不慎把鞋子丢失了,为了避免父母的惩罚和给本就不富裕的家增添负担,小阿里央求妹妹与他达成协议:每天,妹妹先穿他的球鞋上学,放学后再换给他。他们用仅有的一双鞋子过着不便的生活。后来,哈里的父亲在工作中受伤,花去了本应该给妹妹买鞋子的钱……这时,市里举行跑步比赛,而季军的奖品中有一双鞋子。小阿里为了妹妹,他奔跑着,即使跌倒,他也勇敢站起来。结果出乎意料之外——小阿里赢得了第一名,与鞋子交之挥臂……回到家中,眼噙泪水的阿里在沉默中把满是水疱的脚泡进院中的水池,一群鱼向他游来……此时,在回家途中的父亲的自行车上,放着买给阿里和妹妹的新鞋……

一切都发生得那么忽然,一切又发生得那么自然;真实自然,温暖感人,是《小鞋子》的最大特色。

在影片中,每当小阿里张着他那对清澈明亮的大眼时,里面透出的是孩童最真实的性情。他倔强、不懈、机智,饱含着一种早熟的美。他的善良与对家人的关爱,无不刺激着我心灵最柔软的部分……让我想到我的父母,我的兄妹,甚至我所喜欢的人……小阿里给我一种很温暖的感觉,我知道,里面除了我对他贫苦生活的同情外,更多的是与他的善良的共鸣。小阿里与他的妹妹,代表的是人间最温暖的情感,我想,这就是《小鞋子》最成功的地方——它把这演示出来了。

我在家里是大姐,我也有个可爱的妹妹,因此,同作为长兄(姐)的我,对小阿里与妹妹的感触更深……血缘真情中那分关怀与爱护,是世上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或许有那么一天,我妹妹没有一件她所需要的东西时,我也会把自己的给她,不是出于任何原因,仅是血浓于水……

透过阿里,我还感受到《小鞋子》并不仅仅给我感受爱——小阿里一家仅是当时伊朗社会的缩影。小阿里和他的父亲进城找工作时,父亲在汗流浃背地为花草做护理——而小阿里——仅仅因为主人家的孩子所要求,就当他的玩伴。这样的情况,似乎展示着当时伊朗上层社会与下层阶级的差距……

伊朗人民喜欢白色,这种纯洁的颜色。影片中也富有这一味道——女孩们洁白的头巾、雪白的衣裳……无不透露着伊朗的风情,尽管我对它不是很了解,但作为观众的我也可以深深感受到伊朗浓郁的气息——代表着圣洁、友好。

有人说过,独自的晚上可以为心灵来一次洗涤。我认为,《小鞋子》这部电影就是现代繁忙社会中的一股清流,细细品味,让其干净的只有我们的情感,还有我们深处的灵魂。这是一部很成功的影片。

我喜欢《小鞋子》——它深处的爱与明净。

天堂的孩子观后感2

《天堂的孩子》是一个关于两兄妹和一双鞋子的故事。整部影片是多么的简单、自然、纯朴。

阿里出生于伊朗的一个贫困家庭,连买一双鞋都会给家里带来负担,父亲每天为家庭的生计而奔波劳碌,却对家庭始终保持关心和负责任,母亲生病在家不能干活,9岁的阿里和姝姝莎拉几乎承担所有的家务事。由于阿里不小心把姝姝的旧鞋丢失了,不得不一双鞋两个人轮流穿着上学,每天都忙于奔跑在学校和家之间的街区小巷。小莎拉的纯朴和稚趣,令我觉得很纯真很自然。阿里那双清澈、忧郁的大眼睛,总是令我觉得有点心痛但又很佩服。他们对家庭的承担总是很自觉,生活虽然贫困和艰辛,但从不抱怨。阿里对妹妹的关爱,对父母的体贴,对学习的执着,对善良的尊重以及自己应有的聪明机智,总是散发出一种倔强的光芒,使阿里始终保持着对目标不懈的努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这又令我怀念起小时候的生活,从前我们这里也是不富裕,我童年的时候,除了上学,在放学的时间里,我们几乎所有孩子都会很自觉地承担家里的家务事及到地里劳动,很少抱怨,为了得到我们一些简单的玩意而积极进取及得到后那种感觉快乐无比。

对比一下现在的孩子,真是有一种心痛和担心的感觉。现在很多的孩子,好像天生出来就是诉取,就是享受,从来不知道付出是什么,责任是什么。想要什么,就要求家长给什么,想要买什么,就要求家长买什么,当家长不答应的时候,就是不高兴,苦着脸蛋发脾气,没完没了的。就算家长满足了他们的要求,还是觉得不值得高兴,因为他们觉得这是应该的,一点也没有感恩的心,从来都不懂得这样想一下“我已经得到我想要的东西,太高兴了,我要好好报答我的家长,我要好好学习,我要做家务事等等”。如果家长要求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就是朱多借口,不愿意做,就是做也是很委屈地做,甚至会说“别人家的孩子就是什么都不用做,为什么我就是要做,不要命令我做……”。

贫困是不幸,但那些贫困的人们,却不曾因贫困而丢失善良、宽容、感恩和相互之间的温情以及那种向着目标积极进取,不懈努力的精神。反而现在这些孩子们,生活太舒适了,好像是迷失了方向的羔羊,抱怨太多,诉求太多,付出太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这样发展下去,我不敢想象他们以后会变成怎么样--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

我们现在的社会飞速发展,竞争激烈,甚至国际间的博弈也非常严峻。毛泽东年代的艰辛,给我们打下了新中国的基础,邓小平年代的创新,给我们走出了一条富国之路,我们这一代人以及世世代代应该珍惜今天安逸舒适的生活,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责任感的社会性主义新人,努力提高物质文明的同时,更加要把我们的精神文明发挥的淋漓尽致,让和平、正义、善良、诚信、感恩、宽容、爱心、积极、乐观等等美德充数人间,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也只有这样,我们伟大的祖国,才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而永不倒。

天堂的孩子观后感3

偶然得知这部电影,纳罕,怎么是“天堂的孩子”,便看了一遍,带着感动接受了一次关于鞋子、童真和善良的洗礼。故事是这样的:

小男孩阿里是伊朗的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他有一个患病的妈妈、读一年级的`妹妹莎拉和一个收入微薄的父亲。阿里不小心弄丢了妹妹的鞋子,而他父亲并没有多余的钱给妹妹莎拉买新鞋。阿里便悄悄地和莎拉商量,伦理讹传他的酒球鞋去上学。后来而他得知,有一场长跑比赛,季军奖品是一双新球鞋,阿里便参加了比赛,不料却意外获得了冠军??

为什么要打一个省略号?因为故事并不是这样平淡地结局。影片最后一幕,阿里的父亲赶集回家,篮子里静静的躺着两双给孩子们的新鞋。而阿里、莎拉并不知情。没得到季军却捧回冠军奖杯的阿里难过的靠在墙边。莎拉看见阿里手中并没有许诺 ……此处隐藏2926个字……富物质世界中的我们以启示,快节奏生活中,我们在奔波与追逐中是不是丢掉了一些东西?

其次,作者在描述阿里和妹妹为了鞋子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中,我清晰地感受到了小兄妹俩的那种发自内心的真挚,没有任何杂质的纷纷扰扰,一切只遵从心的方向。尤其是小阿里为了妹妹的运动鞋进行市区内的跑步竞赛时,从乞求竞赛机会,到奔跑时内心歇斯底里的“爆发”和他那个小小的神圣的愿望。只是为了赢一个季军,只为给妹妹赢一双球鞋,以及到赢得冠军后的失落,不为那么耀眼的光环,只为了满足对妹妹的承诺,那种失落是内心世界的真实表现,是内心真挚情感的流露。我们呢?有多少“竞争者”来时的初心迷失在了光环荣耀的光芒下。

最后,阿里和莎拉的爸爸给他们买了鞋子在回家的路上。小阿里把破鞋子脱下,把脚放进了鱼池里,小鱼游来时,故事在阿里的悲伤中噶然而止,给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我想我们没看到的是他和妹妹豁然开朗的童真笑脸,在他们纯洁无暇的世界里,没有太多的欲望,小小的愿望那么难以满足,可是悲伤不会长久的驻足,他们那么努力那么艰难地那么快乐地欢笑着,他们是天堂的孩子,心灵不被世俗浸染,这是否唤起了童年的我们?愿长大后的我们多一些童真,少一些欲望。在这个阶层分化的社会里,作者敏锐的察觉到了作为穷人那个群体所特有的美好,为成人的世界刮来了一阵清风,浸润了人们的心灵……

从小的方面讲,扪心自问,我们作为一个成年人,得到了什么?流失了什么?成年人这个词到底意味着什么?

反观当今物欲横流,真假乱象难辨的社会,儿童教育问题百出,食品安全隐患日益居多,医疗行业的背后交易,趋之若鹜的名牌商贸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扬的时代,许多活动却流于形式趋于浮华,许多领域本质性的东西却日渐流失,根源在何处?

寄语:真善美是世界的大美,努力做好自己,请不要在追逐中迷失本真的自我,金钱世界的丰腴并不能带来精神世界的愉悦,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把握当下的生活,怀有一颗真挚的心去温柔地看这个世界。但愿有一天寻回我们的天堂!

天堂的孩子观后感7

距看这部电影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不是我懒,不想写,而是我实在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文字和语言来描述这部电影。它带给我的震撼,超过以往我看过的任何一部电影。它就是日常生活的叙述,开头甚至平淡的让我没有看下去的耐心。直到小男孩哈里把妹妹的鞋子弄丢后回家央求她不要告诉父母的时候,我意识到,精彩开始了。

兄妹俩商量好了妹妹先穿着鞋子去上学,下课后又立即跑回家还给哥哥,然后哥哥再穿着去上学。我很同情他们,在我童年的时候,从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不用为这样的小事烦心,一双鞋子而已嘛,丢了还有新的。可是他们不一样,他们从一出生,就忍受着贫困的折磨,小小的一双鞋就把全家人都难住了,兄妹俩既要逃避父母以及迟到可能带来的惩罚,又要承受换鞋带来的种种不便,还要躲避对于他人鞋子的羡慕所带来的折磨。当哥哥看到全市长跑比赛的奖励有一双鞋子的通知的时候,他不顾一切的哀求老师让他参加。比赛中,他的眼前不断晃动着妹妹、鞋子、光着的脚丫巴,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获胜,得到那份奖励!

看到这里,结局已经不重要了,哥哥为了鞋子,甚至可以说是他的梦想,付出了他所能付出的一切。导演以一种极其温情的目光关注了一个普通儿童以一种挣扎的方式实现一个梦想的全过程,这种温情反映在导演以蹲下来的姿势平视一个孩子的眼睛,倾听他的声音,所以哈里和妹妹的语言是幼稚的,思维是幼稚的,行为也是幼稚的,但又是最自然真实的,这种自然使他们的梦想呈现出最纯净的色彩,也使他们的渴望具有了灼人的力量,当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同哈里一起在渴望那双鞋子时,有一个念头会突然闯进你胸膛:我们不都在不同的境况下丢失过不同的“鞋子”吗?我们这样渴望过吗?我们这样不懈过吗?

这种温情还表现在对哈里这样一个在窘迫景况下生存的儿童,导演没有表现出廉价的同情,而是体现出了尊重,在哈里那双清澈的大眼睛中,始终有一种倔强的光芒,这种倔强使哈里始终保持着对目标不懈努力的激情,也诠释着他的许多品质,他对妹妹的关爱,对父母的体贴,对学习的热爱,对善良的尊重以及自己应有的聪明机智,无不发乎内心,出于自然。这种自然是如此的水到渠成,以至在结尾,导演可以大胆地把失望留给哈里,而把惊喜留给了观众。也正是这种结尾,我们才会让哈里在我们心中烫出了印记,也才能回味出导演对哈里最深处的温柔抚摩。

整部电影细腻真实,小细节中却无处不透露着导演的用心良苦,我想,这样的电影,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电影。

天堂的孩子观后感8

《天堂的孩子》是一部来自伊朗的影片,它荣获过1999年蒙特利尔电影节最佳影片、20xx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并在多伦多、香港、伦敦、纽约等18个国际电影节上荣获11项大奖。《时代》杂志年度十大影片,创下了美国放映伊朗电影的票房纪录—100万美元。这部影片我看过两遍,一次是在上高中的时候,第二次是在大学里,同样的,都是在语文课堂上看了这部影片。第一次看这部片子时,我泪眼朦胧,而当我第二次看它的时候,虽然已经知道了剧情和结局,却还是忍不住去回顾那些曾今让我热泪盈眶的点点滴滴。

小主人公阿里的生活平淡,平凡,还很贫穷。要不是他不小心在买菜的时候,丢失了妹妹萨苏刚补好的鞋子,他的生活也许会继续平静、安宁地继续下去。整个故事围绕着一双鞋展开。从丢失妹妹萨苏的鞋子,到哥哥妹妹共用一双鞋,再到寻找萨苏的鞋子,两人放弃拿回鞋子,最后通过家人的努力,获得新的鞋子。简单的故事结构,通篇贯穿着孩子幼稚的执着,却闪现出了无与伦比的人性的光辉。妹妹执着于她的那双漂亮的玫红色小皮鞋,在鞋子丢失之后也不忘记寻找。而当她看到同学校有人穿着她的鞋子的时候,尾随那个女孩,找到了他的家。随后,当她在哥哥的陪同下,想去要回她的鞋子的时候,兄妹俩却意外地发现那个女孩的爸爸是一个盲人。最后俩人默默地回家了。失而复得又得而复失,巨大的喜悦和最后的无语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却更加凸显了人性的光辉。兄妹俩是那样的善良,以至于在看到了别人的不幸后,放弃了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而就在这个时候,我不禁在想,在一个父亲收入微薄,母亲患病,缠绵病榻,家里有着三个孩子的家庭里,是一种什么样的信念或信仰在支持着阿里和萨苏,让他们在贫瘠的土地上,依旧像盛开的善良之花,灼灼其华,欣欣向荣。

这部来自伊朗的影片,不像好莱坞的豪华大片,拥有华丽的特效制作和强大的明星阵容,却运用了简单的叙事手法,和平实的拍摄技巧,组合成了一个纯真澄澈的世界。孩子眼中纯真的世界,让我看了之后又有些惭愧。一个简单的愿望,对于阿里和妹妹来说,就是要为之奋斗的所有。而对于我来说,由于拥有的太多,所以根本不会坚定自己所想,反而麻木地度过一天又一天。但要是让我生活在那片贫瘠的土地上,也不知道会是怎样的光景。阿里的世界离我很远很远,亦不知道要是邀请他来住上一住,他会不会愿意。

在影片的最后,阿里跑完了马拉松,却与奖励球鞋失之交臂。当她回到家以后,也只有同妹妹一起闷闷不乐。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孩子们的父亲正带着两双鞋子,走在回家的路上。是啊,虽然经过了几多曲折,但孩子们纯真的愿望还是达成了。

《天堂的孩子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