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料 > 教案

《草船借箭》教案

时间:2024-09-04 17:57:24
《草船借箭》教案

《草船借箭》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草船借箭》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草船借箭》教案1

学习目标:

⒈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读准读通课文。

⒉分角色朗读课文,初步领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⒊理清课文顺序,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

教学重难点:分角色朗读课文,初步领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根据《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改写的课文《草船借箭》。板书课题。

二、解释题意,了解时代背景。

⒈谁知道箭是什么样子的?板书剑字,这个剑和箭一样不一样?周瑜问诸葛亮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你知道吗?

⒉谁知道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三国指哪三国?(出示地图)它们分别由谁统治?

⒊草船借箭的故事,讲了哪几个人物?他们分别是哪个国家的,干什么的?

⒋当时,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史称三国鼎立。周瑜、诸葛亮怎么会走到一起的?

⒌师出示多媒体边简介背景:

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曹操打败了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草船借箭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

三、读通读准课文,理清课文顺序。

⒈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借箭的过程是哪一部分?剩余部分分别讲什么?

①生自由读书。

②指名回答。师板书:起因、准备、经过、结果。教师指出:这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四、分角色朗读第二自然段,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⒈初读了课文,大家看出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设计陷害他。第二自然段是一段精彩的对白。我读提示语,一、二组读周瑜的话,三、四组读诸葛亮的话,想一想:从对话中可以看出周瑜和诸葛亮分别是个什么样的人?(师生读书)

⒉这一段对话的提示语太单调,总是周瑜问,周瑜说?我们学过的提示语中,常常有恰当地描写说话人的动作、神态等的语句,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物的个性特点。我们接下去就来通过人物对话的朗读和揣摩,给文中加上确切的表示人物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提示语,再读读这段话,进一步体会人物的人性特征。老师这里也提供一些提示语,看看可以用在何处,并说明为什么用这样的提示语。多媒体出示。

⒊学生默读、思考。

⒋讨论交流。

⒌分角色朗读。如男女生读,分组读等。

⒍小结:这一段的语言交锋,句句紧逼,刻画出两个人鲜明的性格特点。周瑜表面客气,内心暗藏杀机,表现了他心胸狭窄,凶狠狡诈。诸葛亮明知周瑜不怀好意,却以大局为重,从容镇定,胸有成竹。

五、播放fiash动画。

六、作业:

⒈思考: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⒉课外读一读《三国演义》中跟本课有关的部分。

《草船借箭》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了解学习课文,理清事情发展顺序;学习本课10个生字,部分词语;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2、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借助多媒体,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感悟文中蕴含的道理,从朗读中品味情感。认识到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品读感悟,懂得诸葛亮的杰出才能来自于渊博学识,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

了解本课的情节,理清事情发展顺序,并领会事件的本质意义是重点。

难点是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教学过程 :

一、情境导入 激趣求知

老师同学们非常喜欢看书,知道我国四大名著吗?(打出屏幕)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罗贯中所写的《三国演义》其中一个故事,也是世界上最有名的以少胜多的一次战役。板书题目

师:请同学们说说这个故事所写的人物以及他们的特点

生:周瑜---妒忌 诸葛亮——神机妙算

你们了解这个故事的背景吗?打出三国结构图

师:我们对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就进入本节课的第一个环节

二、自主学习 彰显自性(根据学习目标自我学习)

初读课文,根据学习目标完成问题

1、什么叫草船?草船借箭是指什么意思?

2、文中写到了哪几个人物?

3、找到草船借箭的原因是什么,经过,结果又如何?

师:好,同学们刚才学习很认真一定收获不少,接下来我们以小组为单位

三、合作探究 团队共赢

1、分角色朗读,感受人物形象。

2、快速浏览课文,理清事情发展顺序

3、精读课文,找出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出句子:

4、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因素很多,从文中找出来读一读。

师结:同学们经过自学,合作探究,一定想好好的表现自我,那我们就进入:

四、交流分享 展我风采

打出屏幕要求,学生交流,教师指导

1、草船借箭的理解

2、课文顺序

3、读起因部分:齐读。抽生读,表演度(指导读周瑜要读出妒忌强硬的口气,诸葛亮要从容,胸有成竹的口气)

4、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

5、分析保证借箭成功的因素。

师:总结:天时、地利、人和等各方面的因素,诸葛亮都考虑到了,基于这些周全的考虑,诸葛亮作出了巧妙的安排,这就叫──“神机妙算”。

6、草船借箭的结果怎样?

7这时周瑜的心里是什么滋味?为什么长叹一声?

五、阅读链接 拓展提高

请快速阅读《舌战群儒》后回答问题。

(详见阅读资料)

六、评测练习 知识升华

详见课件

六、总结全文

草船借箭的成功使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料事如神、宽宏大度、谦虚礼让的大将风度。使得气量狭窄、妒才忌能的周瑜不得不叹服(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我们要学习诸葛亮的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遇事多思多想!

《草船借箭》教案3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抓重点句,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文章顺序,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教学重点】

1、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此处隐藏29421个字……部分课文的哪句话点出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原因?

2.谈话过渡:从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还了解到周瑜自叹不如诸葛亮,周瑜是怎么“叹”的?快速浏览课文,从课文中找出来。(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形势,决定策略。)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都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你默读课文,圈画批注出来。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借箭准备和借箭过程。

设计意图:

此环节的设计为了与上节课做好衔接,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二、了解“借箭准备”,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1.诸葛亮请谁帮忙做借箭前的准备?(鲁肃)

2.鲁肃是周瑜的部下,为什么诸葛亮敢于向他求助?(诸葛亮深知鲁肃为人忠厚,顾全大局。)

3.从哪里可以看出鲁肃为人忠厚,顾全大局?请默读课文3~5自然段,把书上有关句子标出来。

4.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相机指导。

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启发学生自由读这段话,从“果然不提借船的事”

感受鲁肃十分诚信、顾全大局、对诸葛亮赞赏与默默支持。从“果然”一词也能够看出诸葛亮知道鲁肃的为人。

5.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做哪些准备?

(1)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做好哪些准备?(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多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

(2)诸葛亮为什么对鲁肃说“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诸葛亮知道周瑜聪明过人,所以不让鲁肃向周瑜提借船之事。)(3)从中你能感受到什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有计谋、有胆略,知人善用。他早在立军令状之前,就算好了人,想好了整个草船借箭的计划。)

三、精读“借箭经过”,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1.指名读课文6~9自然段,标出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有关语句。

2.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从哪些地方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指导。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1)读一读,说说你从这段话知道了什么?(诸葛亮知道第三天四更时候有大雾,他在等雾。)

(2)诸葛亮那个时代有没有天气预报啊?(没有)这又说明了什么?(这就说明了诸葛亮懂天文,识气象。)

(3)除了这儿,你还能从哪儿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1)从“大雾漫天”你了解到什么?(了解到当时的天气情况:到处都是大雾。)

(2)从天气的变化中你感受到什么?(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

(3)从“诸葛亮笑着说”你感受到什么?(诸葛亮镇定自若,是因为诸葛亮深知曹操疑心重,用兵谨慎,在“看不清虚实”的情况下,不会“轻易出动”。这一笑,笑出了诸葛亮的自信,笑出了诸葛亮的大度,笑出了诸葛亮的胸有成竹,笑出了诸葛亮的运筹帷幄,笑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笑出了英雄本色。)

(4)把船只“用绳索连接起来”,“一字摆开”的目的是什么?(既便于统一行动,避免走散,又不留空当,使受箭面积增大。)

(5)军士为什么要“擂鼓呐喊”?(这样做既是为了虚张声势,制造进攻的假象,吸引曹操军队的注意力,引曹军出来射箭,又是让曹军明确射箭的目标、方向。)

(6)从这段叙述中你对诸葛亮又有了什么了解?(诸葛亮考虑周全,安排巧妙,抓住曹操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利用大雾的天气,前去“借箭”。)

(7)指导朗读,读好鲁肃和诸葛亮说话时的语气。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这样既能两面受箭,又可保持船体平衡,也便于箭满后顺风顺水返回,省去调头的时间。)

(2)你对诸葛亮又有了什么新的了解?(“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显示了诸葛亮过人的智慧。“逼近曹操受箭”,进一步说明诸葛亮对曹操生性多疑、小心谨慎的性格了如指掌。此行“借箭”,轻轻松松向曹操借到了十万支箭。诸葛亮谋划之周密,安排之巧妙,不仅显示出诸葛亮丰富的天文知识,也体现了诸葛亮具有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

4.自由读课文3~9自然段,总结“借箭的经过”。(板书:经过——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了十万只箭。)说说从哪些地方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

(1)小组交流。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教师小结:

①算好天气:第三天有大雾。

②算好受箭方法:把船一字摆开,两面受箭。

③算好鲁肃:忠实守信。

④算好周瑜:嫉贤妒能,阴险狡诈。

⑤算好曹操:谨慎多疑。

四、了解“借箭结果”,感受人物形象

1.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2.结合课文说感受。

(1)小组交流: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呢?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教师小结。

①周瑜的智商不如诸葛亮,因为周瑜想到的是“造箭”,而诸葛亮想到的是“借”箭。

②周瑜的胸襟不如诸葛亮,周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而诸葛亮宽厚待人,顾全大局。

③诸葛亮考虑问题的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掌握天文、地理的能力都要胜过周瑜。

3.指名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4.教师小结:草船借箭的前前后后,的确说明了诸葛亮神机妙算。“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这句话照应了课文开头的第一句话。(板书:结果——诸葛亮借箭成功,周瑜自叹不如。)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课文结构严谨。故事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写了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箭如期如数交付周瑜,周瑜自叹不如。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得清清楚楚。不仅如此,文中的许多内容还前后呼应,如,结尾与开头照应。这样严谨的结构,大大增强了故事的完整性和严密性。

2.作业:运用学会的阅读方法,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三国演义》中自己感兴趣的章节。

板书设计

草船借箭

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内造十万只箭的任务来为难、陷害诸葛亮。

经过: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了十万只箭。

《《草船借箭》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